在未與員工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可以免除單位的責任?
I.未簽訂合同并不免除雇主依法為雇員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的義務,只要雇主有雇傭行為并與雇員形成勞動關系,即使雇主未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享有《勞動法》規定的權利,單位也有《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不可免除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如果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單位的終止或終止(解雇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追加經濟補償。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當勞動合同到期時,雇主和工人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雇員可以隨時終止勞動合同,而不承擔任何違約或補償責任,員工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本單位,否則屬于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本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的違約責任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如果單位不配合,員工不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但也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
四、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的商業秘密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秘密。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很難證明哪些是商業秘密,以及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因此可能不被視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單位故意拖延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后未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支付額外賠償費用的25%。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給予補償、行政處罰等
VI.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依法受到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員工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核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處以罰款。用人單位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免除責任是錯誤的。只要工人和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就應對工人負責。如果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單位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