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與員工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我們是否可以免除單位的責任?
I.未簽訂合同并不免除雇主依法為雇員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的義務,只要雇主有雇傭行為并與雇員形成勞動關系,即使雇主未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享有《勞動法》規定的權利,單位也有《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不可免除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如果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單位的終止或終止(解雇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追加經濟補償。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當勞動合同到期時,雇主和工人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雇員可以隨時終止勞動合同,而不承擔任何違約或補償責任,員工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本單位,否則屬于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本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的違約責任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如果單位不配合,員工不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但也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
四、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的商業秘密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秘密。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很難證明哪些是商業秘密,以及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因此可能不被視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單位故意拖延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后未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同時支付額外賠償費用的25%。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給予補償、行政處罰等
VI.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依法受到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員工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核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處以罰款。用人單位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免除責任是錯誤的。只要工人和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就應對工人負責。如果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單位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