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林某
被告:上海某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原告于2006年4月1日經人介紹至被告處應聘,由被告工作人員程某某對其進行面試后錄用,雙方于當日簽訂了勞動合同,期限至2007年3月31日。其每月工資人民幣1,000元加提成,由被告通過銀行轉帳形式支付。勞動合同到期后,其仍然在被告處工作。2007年7月15日,被告將其辭退。被告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辦理招、退工手續。
2008年11月24日,原告曾向上海市長寧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繳納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的社會保險費、辦理招、退工手續、支付遲退工損失。該委以申請人的請求事項超過仲裁申請時效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原告遂訴諸法院。
原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為其補繳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7月15日的社會保險費,辦理招、退工手續,并按每月人民幣550元的標準賠償2007年7月15日至2009年2月2日延誤退工的經濟損失。
被告辯稱,其公司從未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原告未向被告提供過勞動,被告未支付過原告報酬和相關福利,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予以駁回。
【裁判】
經法院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八十二條,《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四十一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某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為原告林某辦理招退工手續(錄用日期為2006年4月1日,退工日期為2007年7月15日);
二、被告上海某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林某2008年9月24日至2009年2月2日延誤退工的經濟損失人民幣2,365元;
三、駁回原告林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爭議焦點】
如何理解仲裁時效60天的問題?
【法理分析】
本案的案情比較簡單,由于被告缺席審判,根據證據蓋然性原則,只要原告提出的證據證明標準達到“蓋然性”標準,即可采納原告的證據。
案件的判決沒有問題,本案中最重要的問題即為如何理解仲裁時效60天。
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而六十日的申請仲裁期限是否超過應是勞動合同當事人在訴訟階段的一種程序性抗辯權利,對此權利,當事人可以主張,也可以放棄。對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未提出申請仲裁期限超過六十日的抗辯,法院不應對此主動審查。也就是說,法院沒有主動審查的義務,只要當事人不主張已過仲裁時效,法院就不能直接作出駁回訴訟請求的判決。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承德合同糾紛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治成脫臼保健店非法行醫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6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