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案件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同一裁決,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并案審理,雙方當事人互為原告和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繼續審理。當事人雙方就同一仲裁裁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移送給先受理的人民法院。
注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的區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是: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二、勞動合同糾紛解決途徑有幾種?
第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尤其是工傷待遇爭議發生后,雙方當事人應當首先進行協商,以達成解決方案。這是最為常見的、也往往是雙方都容易接受的。事實上,矛盾不太尖銳的工傷待遇爭議,常常都是以這個程序來解決的。對職工來講,尤其要注意使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糾紛,因為發生工傷的職工,往往還要在該用人單位工作,如果過分強調用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為今后的工作帶來不便。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要對用人單位作不恰當的妥協,而是想要強調,協商是雙方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第二,調解。就是企業調解委員會對本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進行調解。從法律、法規的規定看,這并不是必經的程序。但它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卻起到很大作用,特別是對希望繼續留在本單位工作的職工來說,能夠通過調解來解決勞動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選擇。
第三,仲裁。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根據規定,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書之起7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束。對于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需要強調的是,仲裁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就是說,當事人未經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訴訟。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則依據民事訴訟法和勞動法等的規定,受理和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不服,可以提起上訴,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必須執行。
一般來說,勞動合同當中就有關于遇到爭議后的解決辦法及對管轄地的約定,整體來說,無非也就是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及人民法院。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勞動仲裁委員會就會針對雙方存在著的勞動爭議進行公正的裁決,如果勞動仲裁委員會已經解決好就沒必要再起訴了。
勞動合同試用期規定有哪些內容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勞動合同到期未續簽有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販賣毒品可待因口服液多次如何量刑
2021-02-23押金立法時要注意押金的數額
2020-12-25無效婚姻算沒結婚嗎
2021-01-01行政訴訟律師費多少錢
2021-03-20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指定代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