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用工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別
《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中,有學者建議將《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事業單位及其勞動者,圍繞這一問題各方意見較為對立。
從勞動合同原理講,聘用合同是勞動合同的一種,聘用合同制與勞動合同制沒有本質區別。但是,由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職責不同,決定了勞動合同制與聘用合同制在人員的錄取和管理等方面有著明顯區別。從事業單位現在尚在實行的制度來講,即便是正在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仍然要按照國家編制機構下達的編制限額聘用人員,比照公務員制度進行人事管理,提出辭職應經批準后方準辭職等。對于實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是自主決定的,管理是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進行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可依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經過對方批準。在爭議處理問題上,事業單位發生的是人事爭議,先由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處理;勞動合同關系發生的是勞動爭議,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處理。但現在兩種爭議的處理有融合之勢。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臨時工,在很多事業單位都是存在的,很多人也因此會產生一定的誤解,因為一些事業單位也是存在公務員的,當然很多行政機關等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有編制的,但是同時也存在臨時工,臨時工并不是公務員,所以臨時工的合同解除,成立都是要機關批準的。
沒簽勞動合同不發工資怎么辦
勞動合同多少年能領失業金?
勞動合同續簽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后多久通知做鑒定
2021-02-22公民在扭送犯罪嫌疑人過程受傷如何處理
2020-11-12掛名股東是否可以享有股東權益
2021-02-20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交通事故怎么申請財產保全
2021-02-18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委托代理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