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不能僅僅是靠口頭約定而確定,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勞動者往往處于劣勢地位,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容易造成對勞動者權利的侵犯,當然,勞動合同法也明確規定了勞動者應當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那么小編來告訴大家勞動合同是否必須明確薪酬工資?
一、勞動合同是否必須明確薪酬工資?
勞動合同中應當明確工資數額,發放方式等。
如果對勞動報酬約定不明確,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的,實行同工同酬;
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勞動報酬,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在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用人單位還需要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二、簽訂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
1、如果求職者進入到單位是通過熟人牽線的,礙于情面關系,求職者或者用人單位只是簡單地達成了口頭用工協議合同,但這種口頭合同對求職者是相當不利的,因為一旦日后求職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利益糾紛后,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對待求職者,而求職者本人因無字據為證,只能承受可能發生的一切損失。為了保障個人的利益,求職者在正式進入到用人單位工作時,一定要與用人單位簽定正式的用工合同,以便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2、在求職者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許多個人單位常常事先起草了一份勞動合同文本,在文本中約定的責、權、利明顯對單位,正式簽定合同時用人單位只需要求職者簡單地簽個字或者蓋個章就可以了。但求職者仔細推敲合同后,發現條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而切合同內容只約定求職者有哪些義務、要何遵守單位的各項制度,若有違反要承擔怎樣的責任等等,而關于求職者的權利,除了報酬外幾乎一無所有。為穩妥起見,筆者建議求職者在正式簽定勞動合同時,最好要求用人單位到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勞動事務咨詢事務所進行勞動合同文本鑒定為好。
3、求職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本意就是想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簽定的合同本身就是違法的,那么求職者的權益照樣得不到法律保護。為此,求職者一定要先確認自己簽定的勞動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包括:用人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私營企業必須符合法定條件。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內容(權利與義務)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勞動政策,不得從事非法工作;此外簽訂勞動合同的程序、形式必須合法。
4、為了更好地用法律武器保障和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求職者在簽定合同之前,最好應該認真學習和了解一些勞動法律和法規方面的知識,例如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終止和解除,勞動保護和保險,法律責任等,這樣求職者在與用人單位起草勞動合同文本時,就能爭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權利和義務,或者一旦日后用人單位違反合同規定,求職者就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5、一份正式的合同應該條款齊全,日后雙方一旦發生利益沖突,可以便于查證核實。為此,求職者在簽訂前一定要讓單位負責人拿出合同原文,仔細審看合同條款是否齊全,如名稱、地點、時間、勞動規則、具體工作內容和標準、勞動報酬、合同期限、違約責任、解決爭議方式、簽名蓋章等。如無異議,再當面同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以防某些單位負責人利用簽字時間不同而在合同上動手腳。
6、如果求職者所進的單位主要從事一些對人身安全有較大威脅的行業時,求職者一定要向用人單位確認,遇到工傷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來處理。現在不少單位只知道要求職者為他們賣命,一旦求職者傷殘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后,他們就毫不留情地一腳把求職者踢開,因此用人單位在起草合同時,為逃避承擔的責任,要求職工工傷自理,或只是約定一些無關痛癢的條款,與國家法定的償付標相關很遠。
7、許多私營單位為了達到要挾、控制求職者的目的,常常在簽定合同之前要求求職者先交納一定的上崗抵押金,這樣求職者一旦違反約定,其上崗抵押金就會被沒收,而用人單位因此有了有恃無恐的把柄,求職者只好惟命是從。為此,求職者應該首先弄清單位收取抵押金的用意,另外可以私下向內部員工打聽一下該單位的聲譽,以權衡一下到底是否應該交納抵押金。
8、最后求職者還應該了解一下其他的細節問題,例如當合同涉及數字時,一定要用大寫漢字,以使單位無隙可乘;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和附加條件(如簽證、登記);合同至少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妥善保管;雙方在簽訂時如有糾紛,應通過合法方式解決。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是否必須明確薪酬工資,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勞動合同法的明文規定,所以當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約定明確的薪酬的時候必須要訂立補充協議,否則勞動者的權利有可能無法收到法律的完整保護,當然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除了薪酬,勞動者還要重點關注一下其他的細節,關心自身的權利。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紅股和原始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公司未設立股東名冊怎么辦
2021-01-25上海市公證服務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
2021-03-08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嗎
2020-12-04賓館拆遷補償參照哪些法律規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