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單位安排員工加班,當事人可以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就在合同中進行相應的條款約定,當然不進行約定也是可以的。那要是約定加班內容的話,此時在勞動合同中該怎么約定加班時間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在勞動合同中該怎么約定加班時間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加班時間的約定,不得違反《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即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另外,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勞動合同如何約定加班工資?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因此,若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加班工資高于《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該約定有效;若該約定低于本法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的,該約定無效。約定無效時,用人單位應當按不低于本法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的向勞動者支付加班工資。
加班問題是很多勞動者關心的,因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單位都會有安排加班的情況,但安排加班卻不給加班費的情況也有不少。勞動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要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單位追討自己應得的加班工資。具體約定加班時間的時候,也必須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約定,否則作出的約定就會被認定為無效。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關于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法律規定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主犯沒抓到從犯怎么判
2021-03-11警察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怎么處理
2020-12-31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方式有哪些
2020-11-16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