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發生工傷事故怎么辦?
1、進行工傷認定。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于1年內提出申請。
2、對工傷認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3、傷情相對穩定后,如果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可以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內容包括勞動功能障礙和生活自理障礙。
4、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5、根據傷殘鑒定的等級,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賠付。
6、鑒定結論作出1年內,情況發生變化的,可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并根據新的鑒定結論進行賠付。
二、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工傷認定辦法》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 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規定》指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 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員工在發生了工傷事故后,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醫療救治,在法律上是也是以職工的醫療為第一事項的,對于工傷賠償的具體情況,應當是按照工傷鑒定的情況來處理,如果購買了保險那么由保險公司賠償,沒有購買保險的,則由用人單位進行賠償。
企業工傷事故處理
工傷索賠時效該是多久,工傷事故賠償怎么計算
最新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有哪些行為將受到黨紀處分
2021-01-05行政訴訟法幾幾年頒布
2021-03-10立約定金能否雙倍返還
2021-03-1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