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這就屬于工傷了。而工傷只要認定有效,就可以獲得賠償。但是工傷的認定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工傷認定超過規定的時效就會面臨很尷尬的情況。那么,工傷認定超時怎么賠償?本文就為您整理了關于工傷認定超時的相關法律知識。
工傷賠償申請同樣有一定的時效,在規定的時效內對工傷賠償進行申請,并且《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也有明文規定,具體的工傷賠償申請的規定:
1、在通常情況下,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也隨即發生,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也就是事故發生之日,故對于“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不會產生歧義。但在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并未馬上發生,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后才實際發生,即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與事故發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傷害結果發生之日,并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2、文義解釋是正確理解法律條文的首選方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從字面含義上看,“事故”是對于“傷害”的修飾和限制,即這里的“傷害”是基于工傷事故而發生的,傷害結果與工傷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而不是事故發生之日。
3、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前提,是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已經實際發生。工傷事故發生后,如果傷害后果尚未發生,上述工傷認定申請主體無法預知是否會產生傷害后果、會產生什么樣的傷害后果,也無法預知傷害后果會引發什么樣的損失,當然也就無從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為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而不是工傷事故發生之日。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工傷認定申請時效雖然與民事訴訟時效不同,但在判斷時效起算時間時,應當參照上述關于民事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部門在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應當以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的時間為標準。
以上就是整理的關于工傷認定超時怎么賠償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國法律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受了工傷以后會獲得賠償,但賠償不會隨意的送到你的身邊,需要你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工傷認定,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不要在工傷認定超過時間再去彌補,這會非常麻煩
單位未交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怎么辦
2020最新工傷十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約定不得轉租可以分租嗎,轉租的條件
2021-01-25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