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補償辦法是什么?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現行的核心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如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司法解釋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我國勞動法、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需要明確的是,用人單位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一般都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相關的標準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是勞動者因違法犯罪或者違反用人單位的相關協議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則顯然是不可以進行賠償的,具體的認定應當進行合法的認定。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支票填寫樣本格式范本
2021-03-20加班公司不給加班費怎么辦
2021-02-27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2021-03-01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