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補償辦法是什么?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現行的核心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如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司法解釋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我國勞動法、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需要明確的是,用人單位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一般都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相關的標準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是勞動者因違法犯罪或者違反用人單位的相關協議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則顯然是不可以進行賠償的,具體的認定應當進行合法的認定。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勞動合同終止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作“釘子戶”對于拆遷補償到底有沒有優勢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