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勞動關系問題
勞動報酬是基于勞動合同產生勞動關系,勞動者接受用工主體管理,按照用工主體的要求和安排進行工作,付出勞動從而應當獲得的報酬。筆者認為,認定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可結合下列情形綜合考慮:
(1)勞動者實際是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
(2)用人單位是否定期向勞動者發放工資,勞動者能否提供用人單位支付工資的記錄;
(3)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從事的勞動是否與其他勞動者存在分工合作;
(4)勞動者是否有權將工作分包給他人完成或由他人代替完成;
(5)勞動工具、原材料是否由用人單位提供;
(6)勞動者是否在用人單位指定的工作時間、場所工作;
(7)勞動者提供的勞務是繼續性的還是一次性的;
(8)勞動者的工作性質是日常的,還是臨時的。
關于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問題
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情形。這里的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是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政府部門。對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進行審查,一看有關部門是否有責令支付,或者犯罪嫌疑人是否知道有關部門的責令支付。如果有關部門沒有責令支付,或者犯罪嫌疑人不知道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則失去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前提,但犯罪嫌疑人避而不見或者逃匿導致無法通知的除外。二看責令支付的對象是否正確。如果責令支付的對象不正確,就不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三從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數額和情節看,是否達到刑事追訴標準。
審查明確用工主體問題
根據法律規定,只有用工主體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時,才有可能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在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中,首先,要審查明確用工主體。雖然用工主體是否具有用工資格不是區分罪與非罪的必備條件,但對不具有用工資格的單位和個人違法用工,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也可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其次,要審查用工主體主觀故意。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目的,是定罪的關鍵。如果行為人不承認其具有主觀故意,應結合其供述、證人證言以及行為人的具體表現來確定。另外,還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規定來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屬于“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情形。
層層轉包中的刑事責任承擔問題
借用資質的單位發生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出借資質單位是否應承擔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是實踐難點。筆者認為,在施工過程中,借用資質的施工單位或者個人發生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情形的,在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后,行為人下落不明或者仍然拒不支付的,施工單位或者個人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在此情況下,有關部門應當責令出借資質的單位支付,由出借資質單位承擔墊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但不能減免行為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刑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墊付工資的主體不應成為該罪的主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經認定工傷但發現不存在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20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涉外婚姻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10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