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解雇后可以要求多長時間的賠償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工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因此,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后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經濟補償
第二十七條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爭議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而中斷,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仲裁時效期間應從中斷時開始重新計算
如果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原因未能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申請仲裁,則仲裁時效期間應暫停。仲裁時效期限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工人的仲裁申請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勞動關系終止,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交,正常情況下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個月工資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以暴力手段強迫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提供勞動條件,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3)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4)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導致無法履行原勞動合同,經雙方協商無法達成變更勞動合同的協議,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5)用人單位裁減人員,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6)用人單位被撤銷或者解除,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條例
2.如果工人的月薪低于雇主的平均月薪,則應按照雇主的平均月薪標準計算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按照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終止勞動合同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用人單位的
3.如果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并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或支付安置費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后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并要求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lyba.com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對共同犯罪行為定不同的罪名
2021-02-03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遲到能扣績效獎金嗎
2021-02-25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