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業績勞動合同在法律上是否存在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勞動者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用人單位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勞動合同問題的處理需要自己積極的了解,畢竟此類問題的解決需要自己結合具體的情況,否則自己的問題解決就會有著不少的問題,但是在處理的過程中會有不少的爭議,這就需要自己多加留意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在有關的法律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權益。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最新勞動合同范本(勞務派遣)
單位合并重簽勞動合同屬于變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原則
2020-12-19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沒有聽證直接征地,我們該怎么辦
2020-12-20農村房屋拆遷兩個戶口如何安置
2021-03-17如何進行拆遷產權交換過戶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