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勞動合同進行解除的時候,要么是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進行解除,要么就是在雙方約定好的情形來解除。要是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現實中,單位違約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勞動者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違約離職是否需要賠償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當前,隨著用工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選擇權越來越充分。應當說,勞動者的紛紛“跳槽”,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的,但是,這種擇業自由應該以尊重和不違反勞動合同為前提。《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二、違約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現在的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兩種情形下可以約定違約金,除此之外是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在合同未到期辭職的,勞動者只需要按照規定的程序提出辭職就可以了。
1、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要是出現違約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那么此時都是需要對另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從實踐情況來看,有些時候勞動者之所以會違約解除勞動合同都是因為受到了單位的“迫害”,這樣的情況下過錯在單位,即使是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但此時也是應當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作出相應的賠償。具體違約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上文已經給出了介紹,希望能夠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2020年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