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與訴訟的關系是什么?
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審”制,勞動爭議當事人須首先將爭議提交勞動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裁決后,如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在收到裁決書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未經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收到仲裁裁決后,當事人未在十五日內起訴的,裁決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該裁決,否則對方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十五日內起訴的,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對該勞動爭議進行全面審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響。
二、勞動仲裁和訴訟的區別何在?
1、性質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章等方面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特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制權,仲裁機構所作出的裁決書在當事人未于法定期間內起訴的情況下即產生法律強制執行力。勞動爭議糾紛則是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裁判權。
2、依據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
3、審限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審限為自立案起之日起60日,案情復雜需延期的,報批后可最長延期30日;勞動爭議訴訟一審的審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可延長六個月;簡易程序三個月,訴訟二審的審限為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可報批延長。
4、效力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裁決作出后,如果當事人未在收到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則裁決發生法律效力,而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內向法院提起了訴訟,則仲裁裁決不發生法律效力,爭議案件內法院從頭另行全面獨立審理。
綜上所述,職工和企業發生勞動糾紛,很多時候調解都是無效的,這樣就需要提請仲裁或者訴訟。這兩者都是解決糾紛矛盾的手段,仲裁是前置程序,必須通過勞動仲裁,當事人對仲裁結果不服,才能發起訴訟。勞動仲裁和訴訟的區別也很多,在時效、依據、效力等方面。
員工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范本
勞動仲裁法實施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應該到哪個部門
2021-01-04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有的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女職工結婚、生育就要離職等內容,這樣做屬于違法嗎
2020-12-2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投保協議
2021-02-27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