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等級加重后的待遇是否會調整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對工傷人員負傷時肢體或生理受到損傷給予的補償,故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再調整,但按月享受的傷殘津貼則應按復查鑒定等級進行調整。
因工致殘1-4級的工傷人員經復查鑒定,等級高于原鑒定等級的,其按月享受的傷殘津貼可自復查鑒定結論作出的次月起調整,原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作調整;
因工致殘5-10級的工傷人員復查鑒定的等級提高至4級以上的,原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作調整,但可自復查鑒定結論作出的次月起按月享受傷殘津貼。
工傷亦稱“公傷”、“因工負傷”。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根據國家規定,執行日常工作及企業行政方面臨時指定或同意的工作,從事緊急情況下雖未經企業行政指定但與企業有利的工作,以及從事發明或技術改進工作而負傷者,均為工傷。1953年1月2日政務院修正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其全部診療費、藥費、住院費、住院時的膳食費與就醫路費均由企業行政負擔;醫療期間工資照發;確定為殘廢時,視其殘廢程度,由勞動保險費中按月付給因工殘廢撫恤費或因工殘廢補助費。
工傷是工作傷害的簡稱,亦稱職業傷害(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生產勞動過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機體組織的突發性意外損傷,如因職業性事故導致的傷亡及其急性化學物中毒。
1921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公約中對“工傷”的定義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事故為工傷。
1964年第48屆國際勞工大會也規定了工傷補償應將職業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內。因此,當前國際上比較規范的“工傷”定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國家的有關規定的有著較強的彈性,只要自己按照有關規定就可以進行合理的處置,但是有關的細節部分需要自己積極的進行法律知識的了解,這樣自己的問題解決就不會出現消極的意義,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保障會有法律上明確的支持。
哪些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工傷認定申請人筆錄一般會問到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土地轉讓到期怎么收回
2021-03-13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