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簽訂的勞動合同是由員工本人批準的,并且員工實際接受了勞動合同的內容,我們認為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有效的。相反,未經勞動者同意,即使雙方按照勞動合同的內容履行,代表勞動者簽訂的合同也視為無效
因簽訂勞動合同和未簽訂勞動合同引起的糾紛通常有以下情況:,評論如下:
1。在代表雇員簽訂勞動合同后,雇主為工人支付工資和社會保險費,以及是否必須支付兩倍于工資差額的工資給工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的內容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上述事項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雖然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了工資和社會保險費,但其他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重大事項的約定,由用人單位隨意填寫,并不反映勞動者的真實意思。用人單位往往利用其為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有利條件和有利地位,在勞動合同內容上減少或排除勞動者的合法權利,減少或排除自身的法律義務。因此,即使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了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簽訂的合同仍應視為無效。如果雇主在雇員同意的情況下代表雇員簽署勞動合同,或者雇員表示接受代表雇員簽署的勞動合同的內容,則雇主是否仍需向雇員支付兩倍的工資差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行為人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委托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委托人批準,對委托人無效,并由行為人承擔責任。在實踐中,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工人明確同意代表雇主簽署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即視為有效。雖然一些工人沒有明確同意雇主代表雇主簽署勞動合同,但在雇主代表雇主簽署勞動合同后,他們收到或閱讀了勞動合同文本,雙方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履行,工人在合理的時間內沒有提出異議。在這種情況下,應視為勞動者以其實際行為表示接受已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內容。只要本合同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應視為有效。目前,司法實踐中的主流觀點是,只要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代表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是員工同意的,或者員工以實際行為表示接受,員工就可以認定勞動合同無效,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與勞動者協商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未經員工事先同意或事后接受,用人單位代表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產生與未簽訂勞動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即用人單位依法向員工支付兩倍的工資差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數罪并罰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8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