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簽訂勞動合同應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平等自愿是指勞動合同雙方地位平等,以平等身份簽訂勞動合同。自愿是指簽訂勞動合同完全出于個人意愿,不得以脅迫、欺詐、威脅等方式簽訂勞動合同。協商一致意味著勞動合同的條款只有在雙方協商一致后才能簽訂
第二,勞動合同的簽訂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在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過程中,一些合同規定女性雇員不得結婚或生育;工傷協議“照顧工傷”,甚至簽訂了生死合同,這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得此類合同自簽訂之日起失效或部分失效。因此,在簽訂本合同之前,雙方必須認真審查每一條款,就權利、義務及相關內容達成一致,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簽訂有效、合法的勞動合同。同時,要注意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合同是履行勞動合同、解決勞動爭議的重要依據。勞動合同應當有下列條款: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此外,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協商其他條款。勞動合同的期限有三種形式: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完成某項工作的期限。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有明確的終止日期。以完成某項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以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為基礎的。它也是一種有固定期限的特殊形式。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的終止時間,但必須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終止或變更合同的條件。“工作內容”主要指應完成的工作任務數量或指標?!?a href='http://www.bjxgfjob.com/laodongfa/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有關“工作內容”的規定應與同一崗位、同一工種的員工所完成的任務相同,但也要結合實際
勞動合同的簽訂偏離法律、行政法規,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但不能統一照搬法律、行政法規。要結合實際,特別注意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余地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是照顧者的特殊情況。如《勞動法》規定的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平均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的工作制度,只要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工作時間可由雙方協商確定。這種情況下,法律和行政法規有正確適用的余地。第五,合同的內容可以簡單,也可以復雜。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事而異。簡單易記,易于簽字,談判空間大;但是,規定過于簡單和原則性,容易在理解和理解上產生分歧和矛盾,造成不利影響。實施過程復雜,易于掌握,可以減少差異和糾紛的發生,但簽訂時更麻煩,無論勞動合同多么詳細,也不可能包羅萬象。因此,我們應該把簡單與復雜結合起來。比如,對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一些沒有彈性的內容,我們只能規定按照一定的規定執行,這是簡單的;;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或者不允許當事人變更的,特別是容易發生爭議的,應當詳細規定
第六,合同的語言表述應當清晰易懂
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受法律保護。它涉及當事人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并可能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在簽訂勞動合同時,語言表達和文字必須易于理解并盡可能清晰,以避免爭議
勞動合同法第10條
建立勞動關系,書面勞動合同應當訂立
如果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同時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就業前訂立勞動合同的,應當自就業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訂立,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載明下列條款: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并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后生效,雇主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2)工人的姓名、地址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地點(五)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6)勞動報酬(7)社會保險(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列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除前款規定的必要條款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培訓、保密等事項,補充保險、福利和其他事項
以上是相關答案。簽訂勞動合同,格式必須與正式版本相同。在勞動合同中,您必須就您的工作、勞動合同期限、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達成一致。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草簽合同后可以退房嗎
2021-03-11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土地制度有什么大的改變
2021-01-28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