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辭職經濟補償金有什么條件?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想濟補償金的上限限制
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4條或第26條第2款解除勞動合同,即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兩種情況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12個月的上限。
其它情況下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沒有限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33號)中第4條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由于成建制調動、組織調動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是否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在行業直屬企業間成建制調動或組織調動等,由行業主管部門作出規定,其他調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出規定”。 對企業改制改組中已經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職工被改制改組后企業重新錄用的,在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職工在改制前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計算為改制后單位的工作年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2001〕3號)第37條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人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意見》(國發〔1993〕54號)第5條規定,軍隊退伍、復員、轉業軍人的軍齡,計算為接收安置單位的連續工齡。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規定,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發。 因此,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計發法定的經濟補償金時,退伍、轉業軍人的軍齡應當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綜合上面所說的,經濟補償金是針對于因用人單位違反了勞動合同所給勞動者的一筆補償,但是想到得到這筆補償都是有法律規定的條件,只有條件符合了,那么用人單位才會依法的給予,所以,不管是任何賠償都是有法律依據的,這樣也才算是合法的。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