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工地受傷找什么部門進行工傷認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工傷認定應當由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
在現階段,各地統籌地區不是按統一的行政級別設置的,而是根據具體情況設定的。這一點必須明確。根據有關規定,工傷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其他地區,如自治州、地區行署等地的統籌層次,由各省、自治區確定。需說明的是,直轄市實行的是省級統籌,但其不承擔工傷認定的具體事項。為此,《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第3款規定,應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的工傷認定,按照屬地原則由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
從性質上講,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如果有關個人或者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這樣規定有利于保護工傷職工和所在企業的利益。
二、工傷認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第一、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二、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關系證明材料及受傷或職業病證明材料。
第三、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四、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行公務的證件。
第五、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一般是向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認定申請。而此時也要注意一個申請認定時效的問題,超過了規定的時效再提出認定申請的,此時一般就不會受理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贈扶養要滿足什么規定
2021-02-21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