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社部發〔2005〕1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12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女職工產假工資多少
2021-03-05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