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前述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區別
2021-03-06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
2021-02-18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