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違約金的規定是什么?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標的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 少。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后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后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規定預定違約金,除了給當事人施加心理壓力外,也避免了違約后損失計算的麻煩和當事人證明損失大小的麻煩,使當事人能迅速確定自己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因此,當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違約金額、或者當違約金過分高于損失時,則需承擔證明損失大小的責任。
違約金,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或者法律直接規定的,在一方當事人違約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或其他給付。我國法律規定即屬于賠償性違約金,該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此條可視為將違約金確定為補償和懲罰雙重性質,但以賠償守約方的損失為主要功能,而非嚴厲懲罰違約方。
二、勞動合同什么情形可約定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或者由法律規定的,一方違約時向對方支付的一定數額的貨幣,是合同法中違約責任的一種主要形式。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勞動合同法》也有相關規定。第25條規定:除本法第22條和第23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因此,只在兩種條件下才能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1、規定約定服務期
2、競業禁止的條件下才能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這是我國第一次從法律上比較明確規定勞動合同違約金的適用情況。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違約金的認定和處理必須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由雙方協商進行處理,雙方可以有違約金的多少提出意見,并根據雙方的意見來進行合法的認定,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后,就需要執行相關違約金的制訂規矩,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進行處理。
合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規則是什么
合同違約金一般是多少?是否有上限?
合同違約金最高限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